【资料图】
随着机器臂上下翻动,前后挡风玻璃很快由自动涂胶机器人进行涂胶,再抓取安装在车身上,整个工序仅40秒完成。这是5月18日记者在比亚迪合肥工厂看到的情景。
“机械臂参与到装配工作中不仅降低工人工作强度,也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装配质量不稳定。”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据了解,2021年7月,比亚迪落户合肥,设立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。大力整合集团全产业链技术和资源,加大关键零部件产业投资,在合肥整车基地周边分别布局了弗迪动力、弗迪精工、弗迪科技等多家关键零部件工厂。
目前,比亚迪在安徽已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,以无为、蚌埠、滁州、阜阳为支撑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,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省协同发展目标。在各重点项目支撑下,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在安徽省已初具规模。
比亚迪的到来,不仅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注入新动能,也带来产业链的共同繁荣。“大项目入驻后,全镇乃至全县重点产业链正在发生‘裂变’。”下塘镇有关负责人介绍,未来这里将形成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,集聚上下游研发设计、汽车零部件、汽车人才培训、商务办公等全产业链企业的产业新城。
联宝科技智能标杆线“水星线”
在合肥,像比亚迪这样的“巨无霸”还有很多,今年刚入选世界“灯塔工厂”的联宝科技就是其中之一。
5月18日,记者在联宝(合肥)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看到,生产线上,少数几名员工就可以维护整条生产线,还能实现产品全过程信息可追溯。一块印制电路板刚被运送到自动传送带上,便被镭雕机刻上专属身份证,通过识别码,可以查询到生产出的PC主板的全流程生产信息。
落户合肥十余年来,联宝科技持续投资研发创新,致力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。面对激烈的成本和质量竞争、以及巨大的需求波动和不断增长的产品定制需求,联宝科技通过部署30多个第四次工业革命(4IR)柔性自动化和数字化用例,在每天处理8000笔客户订单,小订单(<5台)占总订单80%的状况下,实现了45%的劳动生产率提高,55%的供应商质量问题减少,成就了智能化转型的最佳实践。2022年营收达1270亿元,进出口总额达121亿美金,继在2021年成为安徽省首家百亿外贸企业后,再度实现年度进出口总额19%的增长。目前产品畅销126个国家和地区,全球每销售8台笔记本电脑,就有1台产自联宝。
作为合肥首家“千亿工厂”,联宝科技以强大的自动化、智能化建设,全面的数字化驱动,构建超大规模、复杂制造的智能制造体系,拥有全球PC制造业最大的单体厂房,年订单数超过69万笔。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超过300家,和70余家供应商联手打造本土化产业圈,实现60%以上的机构料件本地化供应,形成不断优化的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(安徽经济报融媒体记者 吴根权)